發展和安全,如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動”。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作出重要部署。新征程上,我們要深刻領會黨中央決策部署,在總體國家安全觀引領下,堅持系統思維、辯證思維,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防范和化解影響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各種風險,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
國家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重要基礎
安全是人類生存和發展的首要條件。沒有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任何美好藍圖都將成為空中樓閣??v觀世界各國建設發展進程,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國家發展、民族未來和人民幸福。中國人民曾飽受欺凌和戰亂之苦,深刻體會到國家安全的重大意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為之不懈奮斗的偉大事業。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長期實踐探索的成果,是一項偉大而艱巨的事業,其偉大和艱巨不僅體現于道路探索的開創性、曲折性、復雜性,也體現在道路開辟的風險性、突破性、斗爭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動創新發展、協調發展、綠色發展、開放發展、共享發展,前提都是國家安全、社會穩定。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蓖七M中國式現代化,實現高質量發展,一刻也離不開安全的發展環境。
當今世界,安全形勢十分復雜,國際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出現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凌行徑仍然突出,現行全球安全治理體系也有很多不夠適應的地方。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各種“黑天鵝”“灰犀牛”事件隨時可能發生。面對這些新情況新問題新挑戰,我們要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站穩腳跟、開辟新局,掌握發展主動權,掌握歷史主動權,確保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不被遲滯或打斷,確保中國式現代化航船劈波斬浪、行穩致遠,必須牢牢把握國家安全這個重要根基,強化危機意識、風險意識、底線意識,以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合力推進國家安全工作,用先進的理念、科學的態度、專業的方法、精細的標準提升國家安全治理效能,防范各種矛盾風險挑戰源傳導、交織、疊加、演變和升級,防患于未然,禁之于未萌,堅定走好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國家安全保障。
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支撐、辯證統一
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既各有側重,又相互聯系、互為支撐。應科學把握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內在邏輯,推動兩者同步發展、相互促進。
發展是我們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關系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蓖苿痈哔|量發展,是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適應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就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主題和本質要求,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通過創新發展解決發展動力問題,通過協調發展解決發展不平衡問題,通過綠色發展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問題,通過開放發展解決發展內外聯動問題,通過共享發展解決社會公平正義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
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和保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要鞏固執政地位,要團結帶領人民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保證國家安全是頭等大事?!备咚桨踩仁菍崿F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衡量發展成效的重要標尺。面對不同的經濟社會發展階段,要形成與之相適應的安全理念、安全體系和安全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對高水平安全提出新的要求,即從單一領域保障向系統性、多維度保障領域轉變。比如,經濟安全更強調產業韌性與發展自主性,數據與網絡安全更多面臨數字時代的攻防博弈,軍事安全更多面臨智能迭代的考驗等,并且這些新的安全需求相互交織。高質量發展需要通過安全邊界的動態調整,在效率與穩定、開放與自主、創新與風險之間尋求最優解。
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必然選擇。面對更多逆風逆水的外部環境,面對更加復雜的發展環境,面對日益增多的安全需求,必須強化系統觀念,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有力綜合保障。為此,要在發展中更多考慮安全因素、關注安全需求,通過高質量發展增強國家綜合實力、提升抵御風險的能力,打好化險為夷、化危為機的戰略主動仗。始終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全面提高國家安全工作能力和水平,營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高水平安全環境。堅持發展和安全并重,既不因片面強調發展而忽視安全,也不因片面強調安全而影響發展,既要善于運用發展成果夯實國家安全的實力基礎、科技支撐,又要善于塑造有利于經濟社會發展的安全保障格局、戰略威懾能力。
在新征程上科學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
當前,我國國家安全的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在此背景下,只有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善于從整體視角認識國家安全問題的多樣性、關聯性和動態性,才能科學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新征程上,必須準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十個堅持”的核心要義,把維護國家安全貫穿黨和國家工作各方面、全過程。堅持黨對國家安全工作的絕對領導,完善高效權威的國家安全領導體制,不折不扣把黨中央關于國家安全工作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科技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統籌外部安全和內部安全、國土安全和國民安全、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統籌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夯實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基層基礎,完善參與全球安全治理機制,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是積極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服務保障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內在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將“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單列一部分,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進一步明確了新時代新征程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的目標任務和重點舉措,為新征程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面向未來,應聚焦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強化一體化國家戰略體系,在健全國家安全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等方面下功夫,有效構建新安全格局。
維護國家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應綜合分析政治、軍事、經濟、金融、文化、社會、科技、網絡、糧食、生態等諸多領域安全問題及其相互影響,強化協同配合、狠抓制度貫通,打破部門和地方壁壘,推動各領域各方面國家安全工作銜接協調、一體推進。把黨中央的決策部署細化落實到具體方案之中,明確責任鏈條分界點、銜接點,確保責任無縫對接,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做到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加強全民國家安全教育,堅持集中性宣傳教育與經常性宣傳教育相結合,創新內容、方式和載體,把宣傳教育活動延伸到基層、拓展到各個單位、覆蓋到廣大群眾,形成匯聚黨政軍民學各戰線各方面各層級共同維護國家安全的強大合力。
(作者:湯俊峰,系國防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